1 on 1 聊什麼 - PERMA


這篇整理自 2022/10/12 Software Engineering at Google 這本書的讀書會的 筆記與摘要


1 on 1 的目的?

主管需要定期跟團隊同仁 1 on 1,目的除了了解同仁的工作狀況,更進一步的是了解他們遇到的困難,適度地伸出援手,協助同仁成長。

過去 1 on 1 的經驗,有兩個題目是更多同仁需要的:

  1. 工作的方向: 工作方向通常會導向 職涯規劃,背後動機是希望大家對於現況是否滿意,如果不滿意,那滿意是什麼?這個探索過的,大多都跟職涯方向有關係。
    • 對於主管而言,探索的動機是風險管理,如果這位同仁對於工作內容,有疑慮,甚至是在騎驢找馬,這些都是 1 on 1 過程可以觀察出來的。
    • 身為主管,應該要正面面對可能正在騎驢找馬的同仁,評估如何協助他,另外就是要做好後續的準備。如果他真的有異動,那團隊任務的調度應該如何處理,更多參閱 管理必經之路:資遣、解僱、辭呈
    • 引導職涯方向的討論,可以參閱 AWS Career Exploration Day 2022
    • 組織人才佈局與管理策略,可以參閱 人才發展策略地圖 (draft)
  2.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: 背後深層的問題 我認為是 - 幸福感

幸福感這種題目在職場上是很少被拿出來討論的,辦公室裡大多是血淋淋的廝殺,爾虞我詐,各種政治問題。但因為這些利益糾葛,卻往往讓大家忘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:

工作的目的到底是什麼?

不管是怎樣的目的,我覺得最終的答案應該是:

讓自己生活更幸福

幸福感談起來很雞湯、高大尚、甚至空泛,有時候在職場上,談這個題目可能會被誤解,或者被質疑背後的動機。

動機一定是有的,就是前面提到的風險管理,這也是主管的職責。但是基於不過問個人隱私的原則,例如個人的家庭、婚姻、感情、健康 … 等,只要不影響任務,基本上主管是沒有權利過問的,過去我個人也幾乎不會過問這些問題。但這點是矛盾的,每個人難免都會因為個人因素的形況,影響工作狀況。主管用怎樣的方法,不會讓同仁不會覺得有威脅、侵入,可以建立信任,同時又可以協助彼此,找到幸福感,至一個好主管必要的能力。

習慣用指標方法有效溝通,所以一次同事的介紹之下,接觸了被譽為 正向心理學之父,美國著名心理學家 馬丁塞利格曼,提出的方法論 PERMA,讓我有了具體探索的方式。

後來我就把這個方法引入 1 on 1 的過程,底下這段是某次內部讀書會時,分享過去我怎麼 1 on 1 的紀錄。

職場上的幸福感

聊到 Engineering Manager (管人) 怎麼知道同仁工作的 幸福感 ?我常用的方法是 PERMA,這五個字分別是以下的縮寫:

  1. Postive Emotions 正向情緒
  2. Engagement 全心投入
  3. Positive Relationship 正向人際關係
  4. Meaning 生命的意義
  5. Accomplishment 成就感


詳細參閱:PERMA幸福五元素 - 幸福也有公式,建立這些元素讓你活得更幸福

我會用這五個指標,加上 工作生活 兩個象限,如此就有十個指標,每個指標 (bad) 1-10 (good) 分,給同仁一點時間,在白板上寫下自己過去一個月 或一季 以來的分數。如下圖是某一次跟同仁一起討論的紀錄:

透過這個方法,討論彼此對於每個指標自己在工作或生活的定義或者理解,然後根據現在的狀況,討論分數為什麼是那樣,進而找到目前是幸福指數。

這個過程,主管的身份,主要會針對工作討論,這是責任、也是權利。逐項跟同仁討論分數背後的原因,例如正向情緒是七分,怎麼是這個分數?哪個事情導致評分?那五分有可能是哪個分數?這是平均值? … 等。一個正向情緒就可以聊很多東西,看時間狀況,可以挑著聊,像是挑分數比較低的,請對方說說分數背後的故事。這個過程往往會探索出很多問題,這些問題是身為主管要協助同仁改善與提供幫助的。

工作的分數是主管需要深入了解的,個人部分就可以看同仁狀況。通常個人分數我選擇讓同仁自己保留,但如果分數很低,我大多不會直接問,而是直接說:

有我幫的上的地方,就讓我知道

經驗上,經過幾次工作分數的討論,大多同仁已經知道我的動機,而且知道這是加深彼此的信任。所以個人狀況比較願意跟主管討論,進而避免因為個人因素,影響工作。

這個方法其實也可以當作自己跟親友評量的工具,透過這個方法更了解彼此。

全心投入

其中個人最在乎的就是 Engagement (全心投入),也就是工作有沒 心流狀態。例如跟同仁的討論設計,有沒真正意義上在討論設計內容,討論過程沒有頭銜、沒有年紀、沒有職級,彼此以客觀、專業的角度,交流想法。

一個人寫程式,很容易有這種交流,但是卻是單向的,只跟機器溝通,只跟工具交流。但是跟團隊討論設計的過程,大家從各自的角度,客觀地把想法說出來,然後一起激盪出一個大家都覺得 OK 的設計,這個過程,沒有頭銜、沒有組織隔閡、不是為了 KPI,只有共同目標,這點是我覺得很難得的,也是工作中最享受的部分。

在之前工作,有過很深度 全心投入 的感覺,還記得把產品打造出來,經歷不知道幾回合反覆驗證、找問題、討論 (包含吵架)、修正,最後東西做出來了,到工廠協助量產測試 (NPI),確立生產測試流程、IQC,還有設計師設計的包裝彩盒。如下圖:


當拿到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,彩盒開箱的那一刻,心情真的是難以言喻。這麼多年過去了,之後就很難再有那種全心投入,整個團隊一起努力好一件事情的感覺。

全心投入相反的狀態就是 Context Switch.


延伸閱讀

站內文章

參考資料



Comments

  • 全站索引
  • 關於這裏
  • 關於作者
  • 學習法則
  • 思考本質
  • 一些領悟
  • 分類哲學
  • ▲ TOP ▲